隨著新時代的到來,再加上疫情帶來的局勢變化,人們對生命健康有了新的認識,傳統中醫養生也漸漸演變成現代的“全養生”,全新的養生觀念也迫在眉睫,然而很多消費者并沒有形成正確的養生觀,反而被“假養生”誤導,引發了不少健康問題。下面介紹幾個比較常見的養生誤區,不妨看看自己有沒有踩雷。
誤區一:養生只是多吃水果、多運動、少主食?
有一種說法:“每天一蘋果,醫生遠離我”。蘋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,這個是公認的,中醫也認為,蘋果能生津止渴、潤肺降燥、健脾益胃,還能止瀉、解暑、潤腸等多種功效,算得上是“全方位的健康水果”。
多吃蘋果固然好,但是如果你邊吃水果邊熬夜,白天睡覺,晚上喝酒熬夜,久坐沙發也不運動,吃再多的水果也是無益的。一個全面健康的生活比每天吃蘋果重要的多。
與吃水果一樣,經常鍛煉的人也不見得會健康長壽。有這么一個企業家,早年艱苦創業,養成良好的品格。40歲事業有成后,空余的時間也多了,于是就想著好好保養身體,于是就決定每天早上到附近的林子里跑步、做操,堅持了兩年,從未間斷過,直到有一天不舒服到醫院檢查,發現自己已經肺癌晚期了。這個企業家怎么也不明白,自己身體一直都很好,怎么會得這種病。
這個企業家只知道運動能健身,卻不懂得正確的運動之法。他居居的地方雖然有樹林,但是周圍全是工廠,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非常多,而跑步只會加快肺部吸收“毒氣”,得肺病是遲早的事。
總結:養生并不是簡單的注重飲食或運動,而必須全面兼顧,考慮天時,地利,人和,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時調養,這樣才能達到合理養生的目的。
誤區二:堅持吃素菜,更利于健康?
近年來,隨著我國肥胖人群不斷壯大,西方很多國家倡導只吃素或輕食來減肥,結果讓很多人產生誤解,以為素食更利于健康,紛紛效仿國外的食素減肥,甚至提出攝食肉類對人體有害的謬論,那么真的就是素食健體、食肉有害嗎?
有這么一個案例,一個年輕媽媽帶一個瘦矮的女孩來檢查,問醫生為什么我女兒會這樣。醫生問:“孩子這樣已經持續多久了?”媽媽說:“差不多了兩年吧。”接著媽媽又說由于自己比較忙,將女兒送到奶奶那生活了幾年。醫生告訴媽媽說:“女兒沒有什么問題,就是營養不良。”這位媽媽這才想起來奶奶是一個佛教徒,不沾葷腥的,在醫生的指導下,媽媽也采納了合理的飲食建議。
從營養學角度分析,植物性食物主要提供淀粉、糖類、植物性蛋白及維生素,而肉食類提供蛋白質、脂肪等。兩類食物對人體都很重要,缺少哪一類對人體都有害,應予以重視。
誤區三:養生只是老年人的事,跟年輕人沒有關系
有時候經常聽到年輕人說:“我身體倍棒,熬夜加班算什么”,他們大多數人基本仗著自己年輕,覺得晚上熬夜,白天補補覺就可以了,恢復能力也快。在他們心中養生應該是老年人的事,自己能抗能打,不用太在意,這種想法是不對的,生活中血的案例告訴我們,養生已經越來越年輕化了,
前幾年,網上有一個叫于娟的博主,是復旦大學的一名講師,她非常勤奮好學,從來都沒有凌晨一點前睡過覺。拿到博士頭銜后又出國留過學。工作后,又承擔國際、國家和省市級的多種研究項目,高負荷的工作耽誤了自己的身體,僅僅30出頭就換上了乳腺癌,患癌后,才意識到健康是多么重要。
現實生活中,很多人仗著自己年輕,暴飲暴食,熬夜加班,夜生活豐富,造成了自己身體早衰,身體機能日益下降而不自知,健康隱患令人擔憂。康瑞生物的專家提醒大家,健康養生并不是一時興起的從現在我要怎么樣,也不是肆無忌憚的揮霍自己的身體,合理安排作息時間,健康科學飲食,選擇性運動等才是養生的關鍵。